1.病原
猫庖疹病毒1型属庖疹病毒科,甲型疱疹病毒亚科,是具有囊膜的线状双股DNA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弱,对酸和脂溶剂敏感,56℃4~5min灭活,但4℃下可持续5个月具感染力。
2.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
本病主要感染猫科动物,其中2~6月龄幼描易感,发病率可达100%,病死率20%~50%。病毒通过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经由口鼻、结摸等途径进入体内,进而引发鼻黏膜上皮细胞裂解性感染,并借此传播至结膜、咽喉、气管、支气管,出现局部多发性坏死。感染后24h开始排毒,持续数同。此外,病毒也可在神轻元细胞内复制增殖,即使康复后病毒依然可以潜伏于猫三叉神经结内造成慢性潜伏感染,潜伏期病毒仅保留基因组,最大程度逃避免疫监视,使病毒长期潜伏而不被机体清除。导致约80%的猫感染该病毒后终身带毒,当此猫遇到发情、分娩、泌乳、环境转换、类固醇药物等诱发病毒再活化应激因素时,可引起病毒再活化且排毒,里应激性间歇性散毒。所以传染源包括急性感染期的猫及慢性潜伏感染排每的猫。此外,本病也可以垂直传播,导致胎儿死亡或出生后带毒。此外,疱疹病毒在演化中形成了免疫逃逸机制,通过合胞体逃避体液免疫,急性感染期通过病毒表面的分子模拟逃避机体细胞免疫。
3.临床症状和诊断
主要引发急性上呼吸道疾病及眼部疾病。幼猫常出现粘膜表面糜烂及溃疡、鼻炎和结膜炎,其中角膜树突状溃疡被认为具有诊断特异性。典型的症状包括发热、厌食、浆液性眼鼻分泌物、结膜充血、打喷嚏,也可能造成原发性肺炎及病毒血症,继而引发全身症状和死亡。常与杯状病毒、衣原体、波士杆菌、葡萄球菌等混合感染造成多病原呼吸道综合征。而这些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症状相似,很难通过临床症状进行确诊,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测进行诊断。
3.1病毒分离
猫疱疹病毒能够在F81细胞内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所以该方法可以确切反映出具有增殖能力的病毒存在。但猫疱疹病毒对环境抵抗力弱,对病毒保存要求高加之耗时;更重要的是,无症状的携带猫分离的病毒检测结果不具有诊断意义,导致临床中不常用此方法确诊。
3.2血清学
虽然可通过血清中和试验或ELISA检测血清中抗体来诊断,却不能区分疫苗和野毒抗体,并且抗体滴度与症状未呈现正相关,所以血清学检查在诊断上意义不大。
3.3分子生物学
包括铺通PCR、巢氏PCR、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等都可用于猫鼻支检测。但该方法灵敏度太高,检测结果与疾病状态可能无关。如PCR阳性结果可能代表少量病毒排放或病毒潜伏感染,未必代表目前症状由疱疹病毒引发。而荧光定量PCR检测到的病毒浓度信息,如鼻或眼分泌物中呈现高病毒浓度时,代表病毒复制活跃,可能与临床症状有关,如浓度低时代表潜伏感染。但现有的PCR方法无法区分疫苗毒与野毒感染,所以结果依然需要谨慎判断分析。
4.防治
4.1赖氨酸
赖氨酸一度成为宠物诊疗机构治疗的描鼻支提倡的处方,但临床试验证明在患有慢性疱疹疾病的猫,只有终生每日使用赖氨酸治疗才可能有益,而只在急性发作或复发期治疗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与眼部疾病是无效的,甚至可能对疱疹病毒在猫体内的复制具有增强作用。所以这只是一种辅助治疗,为更好的控制病情,可能必须使用抗病毒药物。
4.2干扰素
虽然已有相关临床研究证明了干扰素具有治疗效果,但目前并未批准干扰素在宠物临床中的使用,仍需进行更多的临床治疗试验进一步评估干扰素对于猫鼻支的治疗效果。
4.3核苷酸类抗疱疹病毒药物
此类无环核苷类似物通常用于人甲型疱疹病毒的全身治疗,包括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喷昔洛韦(及其前体药物泛昔洛韦),这些药物都需要3个磷酸化步骤才能被激活。第一步必须由疱疹病毒吸收后由病毒内胸腺激酶摧化,后两步则需要宿主激酶磷酸化形成三磷酸化合物,抑制DNA聚合酶从而阻断DNA复制发辉抗病毒效果,而宿主的不同直接会影响药效。如阿昔洛韦在临来治疗猫鼻支虽然有效,但其抗病毒效力低且生物利用度低,而加大剂量又造成了骨髓抑制和肾毒性限制其使用。泛昔洛韦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广泛的猫鼻支药物,是活性化合物喷昔洛韦的前体药物,但泛昔洛韦需要脱乙酰才能转化为喷昔洛韦,而猫无法转化,只能提高剂量达到治疗效果。这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副作用风险。
4.5疫苗
疫苗免疫是重要手段,但现阶段疫苗不能完全肪止病毒感染,仅能减少潜伏于三叉神经的病毒载量,减少病毒排出。在治疗方面,猫鼻支的治疗性药物主要包括赖氨酸、干扰素及阿昔洛韦、泛昔洛韦、喷昔洛韦等核苷酸类抗疱疹病毒药物。但也是由于诊断手段缺乏,导致药物效果评价存在争议。
5.结语
虽然猫鼻支并非烈性传染病,但其感染后终生带毒、慢性潜伏期感染与复发的特点,导致目前并没有简单地检验方式可以测得此潜伏状态,成为临床诊治难点。总之,猫鼻支的研究任处于初期,但随着更多诊断方法应用于宠物,以及对当前可用药物的不断试验,在未来有希望出现确定的诊治猫鼻支的有效方案。